首页

女王阉割

时间:2025-05-29 14:33:46 作者:王毅:团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浏览量:61914

  中新网11月2日电(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)“满减优惠”“打折促销”“会员折扣”……“双11”临近,消费者沉浸在各大电商“买买买”,以为捡到了大便宜沾沾自喜,不过到线下商超看一看,可能发现同款商品线下价格更便宜。

  “线上更便宜”或许只是惯性思维

  临近“双11”,近日,记者走访了多家线下商超。某商超在线上售卖的一款某品牌纯牛奶,线上售价43.9元一箱;但在该商超线下门店,同一时间同一款商品,售价39.9元一箱。

  同一商超同一时间同款牛奶在线上和线下价格不同,线下更便宜。图右为线下价格。中新网记者 吴涛 制图

  “好丽友好多鱼脆香烧烤味33g”线上售价4.9元,同样的商品该商超线下同一时间售价4.5元。

  同一商超同款商品不同的包装售价,线下性价比更高。中新网记者 吴涛 制图

  除了价格不一致,记者在调查中还注意到,商超还通过不同的包装来区分线上线下,例如某款爆米花在线下售卖260g原价13.9元现价为7.9元,线上根本不卖这一个包装,只有180g包装款,售价15.9元。显然线下价格性价比更高。

  多家商超回应,多数执行“同款同价”

  近日,盒马CEO侯毅发朋友圈称,盒马线上线下不同价。因为线上有很高的配送成本,线下成本低,线下的价格比线上低才是合理的,所以盒马所有的标品线下价都直降20%以上。

  “打响线上线下不同价第一枪。”在盒马看来,“折扣化”不是卖便宜货,而是通过垂直供应链建设,把好货卖便宜,最终还是要做到“线上线下都便宜”。

  不过这仅限普通盒马店,在盒马X会员店,仍然是线上线下价格一致。盒马X会员店全国营运总监母盛阳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,这是因为盒马X会员价格已经“足够低”。

  不过记者注意到,大部分商超目前同款商品线上线下价格一致。七鲜和多点相关工作人员均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,线上线上同款商品价格一致,没有差价。

  记者调查发现,除了盒马,线上线下不同价多出现在一些传统商超上面,尤其是线上显示“买多单价更优惠”的商品,线下同款比想象中更便宜。

  消费者:注意到了,有一段时间了

 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,且不仅仅存在于电商领域,在OTA、在外卖领域广泛存在。

  资料图。中新网记者 吴涛 摄

  例如,今年国庆期间,有报道显示,浙江丽水某民宿老板爆料,自己680元一晚的客房,在平台显示价格为2780元一晚。而这一情况民宿并不知情,在民宿渠道,价格仍为680元一晚。

  有消费者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,线下购物时,你只要说,我在网上看到这一款才卖**元,销售员立刻就说,这个价格我也可以给到你。还有消费者表示,“我早就注意到了,经常吃的一家外卖,线上要比线下贵三成左右。”

  值得关注的是,记者在走访时还发现,虽然价格够便宜,但该商超消费者并不多,完全没有线上“双11”的促销氛围。

  线下为啥更便宜?

  资料图。供图

  线下商超虽然有物业费、水电费等,但线上开店也不容易,除了也要交“租子”,还需要引流成本,且获客成本越来越高。据亿欧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,阿里2021财年获客成本为477元,而拼多多获客成本为578元,京东为384元。

  另一方面,线下会员制超市Costco开新店时,办会员的消费者曾排起“长龙”。

  这类会员制超市如何盈利?艾媒咨询报告称,2022年Costco付费会员数为6580万,会员费作为Costco的利润大头,收入仅占总营收的1.9%,却占到总净利润额的七成以上。会员费给Costco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,优质的服务也让会员不断续费,Costco过去5年的会员续费率达到90%以上。

  如今盒马也在走类似的模式。“传统商超,卖货并不是其主要的赚钱方式,渠道费、进场费、陈列费等才是。”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这种情况下很难让利消费者,我们现在就是要精选SKU,还要打通渠道,把成本打下来。”

  由此可见,线上电商除了要和“友商”同台竞技,线下商超也不容忽视。(完)

【编辑:刘欢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浙江一船员因作业事故受伤 应急救援直升机开展外海救援

在黎珍的家庭作坊里,炒米、打粉、擂馅、敲饼模、烧锅炉,欢笑声此起彼伏,一派忙碌的景象。“2023年加工1300斤糯米,今年预计增加到2500斤,活多了不少,米饼产值也从近5万元增加到8万元。”黎珍说。

祁连山腹地青海门源:山黛霁雪含烟“仙里仙气”

飞机落地后的一些现场视频显示,有部分乘客在慌乱之中携带了自身行李。对此,王亚男表示,紧急情况发生时,首先要听从空乘的安排和指挥,同时避免携带行李的行为,为逃生创造空间和时间。

关键一脚!伸脚垫住摔倒老人后脑勺的男子找到了,是名退伍军人

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、律师张明在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,根据今年最高法工作报告和公布案件判例来看,认定隐形加班主要有两点,即“付出实质性劳动”和“明显占用时间”这两个方面作为“隐形加班”的认定标准。劳动者即便采取弹性工时或线上远程劳动的工作模式,所付出劳动也不能被区别对待。

台湾媒体人黄智贤:台部分媒体“妖魔化”大陆并洗脑民众

国家知识产权局: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

如何把长江文化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弘扬好,延续历史文脉,坚定文化自信,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长江沿线省区市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,生动作答这一时代课题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